人工關節本身有使用的壽命,可能會因為人工關節鬆動或磨損等原因而需要再置換一次,所以在順利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之後,並非就一勞永逸了,手術後應該要注重保養以及正確使用人工關節,才能盡量降低未來需要再置換的可能性。今天將由臺北榮總關節重建科王柏涵醫師與各位分享,術後可以透過做哪些事情來幫助延長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。 |
一般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有多長?
王柏涵醫師依臨床經驗分享:「一般需要重開人工膝關節,絕大多數並不是因為墊片磨損所導致,而是人工關節周圍骨折、或是發生細菌感染而造成關節鬆動,」因此,若病患於手術後有好好保養,並無發生人工關節感染或其他併發症,那麼使用一般健保給付的人工關節,約有 90%~95% 的病友都可以使用 15 年以上。
而有些病患會問,若選擇使用自費的人工膝關節是否能夠用得更久,針對這個問題王柏涵醫師表示,「其實使用的年限,主要還是取決於醫師的手術經驗及病患的使用習慣,與選擇健保或自費的人工關節並沒有直接關係,除非您年紀比較輕、活動度比較高、或是體重比較重,那麼這時選擇自費的材質,才可能有比較明顯的差異。」
如何延長人工膝關節的壽命?
王柏涵醫師說,若要有效延長關節的使用年限,主要有以下三大重點:
一、適度運動、持續復健
在開完人工膝關節後,適度地運動可以強化肌力及保護關節,建議可以選擇關節負荷程度較低或是中等強度的運動,例如:散步、快走、游泳等,這些運動都可以達到肌肉訓練之目的,也不會因強度過強而造成人工關節磨損。
二、控制體重
體重過重往往會導致病患置換人工關節的時間較一般人更早,換句話說,也就是需要使用人工關節的時間更長,因此醫師會鼓勵這類型病患可以盡量多活動來減輕體重,才能避免關節承受過重的壓力而減少了人工關節的壽命。
三、預防人工關節感染
在置換人工關節後,病患需要特別注意身體其他部位是否有「細菌感染」的狀況,例如蛀牙、泌尿道感染或是蜂窩性組織炎等,一旦發生都應盡早就醫,否則細菌將可能藉由血液傳至膝蓋,導致人工關節發生感染。另外,若需要接受侵入性的醫療處置如拔牙、腸胃鏡等,都應該在執行前告知醫生,開立口服預防性抗生素以減低感染風險。
術後多久需要回診追蹤人工關節呢?
王柏涵醫師建議,手術後通常至少每年都需要回診一次,主要會透過 X 光片來追蹤是否有人工關節鬆脫或墊片異常磨損的情況,但如果在下次回診之前有意外發生跌倒、撞傷或者突然不能走路等情形,都應該要提前回診請您的主治醫師確認關節狀況。
總結而言,開完人工膝關節後如果都正常使用且沒有發生感染或其他併發症,約有90% 以上的病患都可以使用 15 年以上,另外手術後若遵循適度運動、控制體重以及預防人工關節感染,都有機會可以延長人工關節的使用年限,而關於術後回診追蹤,則是建議每年需回診透過X光片追蹤一次人工關節情況,如果中間不慎發生跌倒、撞傷或無法走路,則應提前回診請您的主治醫師確認。
諮詢/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科部關節重建科 王柏涵醫師
文章最後更新時間:2022/12/19
醫師檔案
現職
- 臺北榮民總醫院 骨科部關節重建科 主治醫師
- 中華民國骨科醫學會 專科醫師
- 中華民國關節重建醫學會 會員
- 台灣人工關節教育學會 會員
專長
微創人工關節置換手術、人工關節再置換手術、骨骼肌肉系統腫瘤治療、骨轉移及病理性骨折治療、一般骨折創傷手術
詳細介紹:請點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