退化性關節炎在中老年人口佔有相當高的罹患率。於疾病初期,可以先嘗試保守性治療來減緩疼痛,但當惡化至保守性治療無效並且嚴重影響生活時,人工關節置換術便扮演了相當重要的角色,進行手術將可以大幅減輕病患的不適症狀,並且改善關節活動功能、重拾生活品質,本文將一次彙整的常見問題,期盼能幫助您更加了解人工關節置換術。
親愛的病友及家屬您好,本影片將帶您認識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之手術目的、術前準備、術後照護等重要資訊,學習重點如下:1. 手術前禁食期間不可吃任何食物、不可喝水或飲料。2. 術後傷口應保持清潔乾燥。3. 術後持續執行各項復健運動。4. 下床行走時,注意安全預防跌倒。
據統計,美國每年全人工關節置換可達25萬例以上,且逐漸增加中,它己成為骨科最常見的手術之一。在我們台北榮民總醫院關節重建科中,每年約有3000多例人工關節置換術。根據健保署2016年之資料,台北榮總為國內人工關節置換術個案最多的醫院。
微創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,為近十年來手術發展的主要趨勢,至於為何稱作“微創”人工膝關節置換手術,與傳統手術的差異在於傷口力求更小,進而訴諸美觀,大腿肌肉破壞更少,使得手術後能更早期的下床行走以及執行各類自我復健運動。
許多病友在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前,經常都會很緊張地詢問醫師:「請問我們是要做微創的人工膝關節置換術還是傳統的?有什麼差別呢?」針對這個問題,其實目前在臺北榮總關節重建科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,約有 95% 以上都是採用微創的方式,以下將由臺北榮總關節重建科吳博貴主任,與各位詳細介紹微創與傳統手術的差別。
許多準備要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的病友,經常會有個迷思,便是誤認為人工關節是使用「不鏽鋼」材質做的,擔心使用久了會像鍋碗瓢盆般生鏽,其實大家並不用擔心這個問題,人工關節並不是採用不鏽鋼來製作,而隨著醫療進步,人工膝關節的材質也不斷在精進改良。今天將由臺北榮總關節重建科吳博貴主任與各位一一介紹,現今所使用的人工關節是由哪些結構與材質所組成。
臨床上有時會有較年輕的退化性膝關節炎病友,因為飽受膝蓋疼痛之苦而前來求診,希望醫師能協助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。不過,一般骨科醫師其實會建議不要太早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,今天就由臺北榮總關節重建科吳博貴主任與各位分享,什麼時機點較適合進行手術。
許多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病友或家屬,在進行人工膝關節置換術之前,都會擔心年齡較大是否會提升手術的風險,因此遲遲不敢進行手術。其實,以骨科醫師的角度而言,年齡並非影響手術風險最主要的因素,以下將由臺北榮總關節重建科吳博貴主任與各位介紹,期盼能幫助大家了解正確觀念,把握最佳的手術時機。